English

论技术的社会价值

1998-04-24 来源:光明日报 顾春明 我有话说

所谓“技术”,应该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的变革不仅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对人类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建构产生积极作用。具体讲,技术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效应:

一是乘数效应。主要是指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生产力是反映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概念。一般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要素构成。近年来,一些学者突破了原有的对生产力的静态的、简单的分析法,提出了生产力的系统论,认为现代社会生产力是多因素、多层次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系统中基础的物质因素,是一切生产力系统中最一般的实体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原本不是生产力系统中独立因素的科学、技术,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因素,它们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中间层次的因素,渗透于生产力的诸实体要素中,制约着它们相互结合的广度和深度;技术作为渗透性因素决定着生产力的性质、类型和水平。人们往往把某种主导技术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主要标志,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因此,有人将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表述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以此说明技术的乘数效应。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这种乘数效应日益明显。本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新的技术革命,以科学为先导的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技术迅猛发展。正是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二是牵动效应。主要是指技术对物质文明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这就深刻地说明了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迄今为止,世界上共进行了五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是“钻木取火”技术的发明,使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随后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均是因为技术领先,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增长。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英国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强国。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德国的化工技术革命,世界科技中心由英国转到德国,使德国仅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事业,实现了工业化,全面超过英国。第四次技术革命是美国电力技术革命,使世界科技中心由欧洲转到美国,美国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日本的技术综合创新。日本在“技术立国”、“技术称霸时代”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不断综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技术的牵动作用,使日本由落后于西方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成为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技术的这种牵动效应,主要是由于技术对于经济和生产的明显超前性。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前,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遵循的是生产—技术—科学的发展模式。十九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开始走在生产的前面,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模式。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呈一体化趋势,就更能发挥出技术的牵动效应,促进生产的极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二十世纪初的5—10%提高到70年代发达国家平均49%、发展中国家平均35%。

三是整合效应。主要是指技术的进步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于反映客观世界及事物本质的模式、方法及思维运作程序。作为主观的东西,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尤以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技术变革对思维方式变革的促进、整合作用更为突出,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形成了近代重实证、重观察、重经验归纳、重数学演绎的科学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摒弃了古代自然哲学那种思辩性、笼统性、猜测性思维,进行了具体性的、绝对性的、确定性的研究。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对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技术的整合效应更加突出。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走向多义性,从线性走向非线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定律性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等等。这不仅使人类对客观过程认识全面、深化,而且把人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崭新的思维方式迅速扩散,也使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鸿沟日趋消灭。科技的概念、方法和手段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价值、伦理观念和理论在科学中的广泛运用,将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一次飞跃。

(作者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